今次是我第一次參與香港教育學院所舉辦有關SEN學童的講座,希望可以更了解特殊學童在學習上的需要。幸運地在這次講座真的認識了很多日校老師實證有效幫助SEN學童的學習法,讓我在此向大家分享當天的內容吧!這個活動分開上下午兩個部分,而主講的嘉賓都是參與計劃之學校的代表老師、社工及言語治療師。他們主要分享了推行計劃時的困難,過程和最後的成果。
下午的講座集中分享各校對於協助讀寫障礙學童閱讀中文文章的電子軟件、創意寫作的指導技巧。學校分享了不同的學習法,例如上午也有提及的多感官學習法、概念圖、3D﹝立體﹞閱讀法等。不同的學習法能協助老師因應學生在語文上的困難,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法。首先,3D﹝立體﹞閱讀法和概念圖都針對學生缺乏從文章提取資料的技巧,教導學生找出中心詞和重點,整合記敘六要素組織出整個故事。在寫作方面,學生可利用多感官學習法去創作故事。我們可以運用聽覺,讓聲音變故事,例如聽見小孩的笑聲,可以想像出開心的事情,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其實教導讀寫障礙學童閱讀時需要留意的重點跟教導自閉症學童處理情緒十分相似,都是教導他們以一個特定的程序或模式去思考,找出文章重點。
「教與學,相得益」,這句說話是由某小學老師用來總結他們多年來的成果。雖然句子簡短易明,但卻令我們反思不少。希望日後我們做義工的時候都抱著這個態度,努力向前。大家加油!
相片﹕來自北京的蘭紫老師與義工林晴楓 Grace ( 右方 )合照 |
義 工 分 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