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 工 分 享‎ > ‎

參加 2012-08-29「教導自閉症兒童及讀寫策略」計劃 發佈會之分享

張貼者:2012年9月20日 晚上11:05香港兒童啟迪協會Distinctive Learning Society   [ 已更新 2015年5月29日 下午4:02 ]

今次是我第一次參與香港教育學院所舉辦有關SEN學童的講座,希望可以更了解特殊學童在學習上的需要。幸運地在這次講座真的認識了很多日校老師實證有效幫助SEN學童的學習法,讓我在此向大家分享當天的內容吧!這個活動分開上下午兩個部分,而主講的嘉賓都是參與計劃之學校的代表老師、社工及言語治療師。他們主要分享了推行計劃時的困難,過程和最後的成果。

     上午的重點是透過教導自閉症兒童認識及處理情緒,從而讓他們明白及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由於自閉
症兒童缺乏解讀情緒、表情等等的特點影響其社交,因此這套教材的設計主要是探討不同的情景,然後由老師以不同的技巧去引領學生代入情景中的主角去思考、判斷其行為。最後再利用這種模式處理日常生活所面對的衝突或問題。雖然當中只包含幾個步驟,但老師都需要運用上不同的技巧去協助或訓練學生熟練以此模式思考;例如:六何法、思考窗、多感官學習法等觀看完情景卡通短片後,首先老會以六何法引導學生去了解整個情景。這個步驟是十分關鍵的,因為先確保他們清楚明白情景才能繼續探討。之後老師會要求學生嘗試代入情景中主角的身份,思考主角的想法,願望和實際情況。透過比較願望和實際情況,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主角當時的情緒和感受,繼而思考主角的下一步的行動是否正確。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以思考窗、多感官學習,例如有一間學校的老師利用動作及口號來潛移默化學生冷靜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想法。

下午的講座集中分享各校對於協助讀寫障礙學童閱讀中文文章的電子軟件、創意寫作的指導技巧。學校分享了不同的學習法,例如上午也有提及的多感官學習法、概念圖、3D﹝立體﹞閱讀法等。不同的學習法能協助老師因應學生在語文上的困難,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法。首先,3D﹝立體﹞閱讀法和概念圖都針對學生缺乏從文章提取資料的技巧,教導學生找出中心詞和重點,整合記敘六要素組織出整個故事。在寫作方面,學生可利用多感官學習法去創作故事。我們可以運用聽覺,讓聲音變故事,例如聽見小孩的笑聲,可以想像出開心的事情,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其實教導讀寫障礙學童閱讀時需要留意的重點跟教導自閉症學童處理情緒十分相似,都是教導他們以一個特定的程序或模式去思考,找出文章重點。

「教與學,相得益」,這句說話是由某小學老師用來總結他們多年來的成果。雖然句子簡短易明,但卻令我們反思不少。希望日後我們做義工的時候都抱著這個態度,努力向前。大家加油!

 相片﹕來自北京的蘭紫老師義工林晴楓 Grace ( 右方 )